论物的属性(4分)
- 今年世界杯时间
- 2025-05-24 18:55:32
- 6449
物体的属性,包括质量,大小,温度,颜色,硬度,声音等等。你也许觉得属性描述的是事物本身自带的特征。
其实不然!仔细考察不难发现,物体的属性反映的是它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或关系。举例来说:1物体质量大,表明惯性大,运动状态(速度)不易被外力或碰撞改变。2物体的大小当然说的是它所占据的空间。3物体的温度高低告诉我们它在和其它物体接触时是吸热还是散热。4物体的颜色反映了物体所反射光的频率,也就是物体对光的作用。我们看不见“物体”本身,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光。5硬度的概念,当然是直接从力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6声音有点类似于光,它源于物体振动从而带动空气(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传播到耳膜。我们听不到动物的叫声,我们的耳朵听到的只是耳膜旁边的振动。不同的物体振动模式不同,于是产生了物体独特的声音。我们的耳朵在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训练后,就有可能由声辨物。
也许你可能反驳说:不,我们既看不见光,也听不到空气振动,一切都只是外界刺激进入大脑产生的电信号,都是大脑的化学反应导致的幻觉。当然这可能是对听觉和视觉信息更深层次的生物学解释,它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没有外界刺激,单纯躺下来做梦或致幻时也会听到和看到。
你也许会接着问:属性如果只是关于物体与外界的作用或关系,既外在关系,那如何描述内在或内禀呢?难道物体没有内在属性,不存在“自我”吗?这个问题留给好奇的你!
说完物体再说人就容易了,甚至也许更有启发。人的属性包括性别,体重,身高,年龄,外貌,性格,爱好和信仰等等。
比如小明-男45kg,150cm,12岁,帅气,阳光温暖有同情心和耐心,爱吉他爱思考,信仰道教等。借由这些综合属性我们对小明有了基本的认识。如果要完全描述一个人,当然还需要更多方面描述。
和物体的属性相似,人的属性显然描述的也是人与外界关系的总和或概括提炼。
总结:
归根结底,事物是由属性来描述的,而属性说的不过是物与物的作用和关系而已。了解物,是通过它与外界的关系实现的。无怪乎社会学家把个体的人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世界就是你的镜子,借由镜子你才能认识自己。
这对我的重要启示是:要了解你自己,要回答你自己是谁的哲学问题(其实在问你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和联系),无法通过向内探索而实现,而是相反,你需要向外不断延伸。
ps:
某种意义上,我个人倾向于否定绝对的内在属性的存在。以前特别是大学时期我曾几近疯狂地追问自己并不断去哲学家那里寻找答案:抛开外界不管,我究竟是什么?我有什么内在是完全不依赖于外界而存在的属性。后来渐渐地,在科学这里找到了我要的关于人与存在的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