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

部分微信表情符号。

微信表情是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中内置的表情符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腾讯QQ的黄色小圆脸表情。在使用中,微信表情常被赋予新的含义。微信表情曾引发版权争议。此外,表情的使用在不同场合中曾引发误解或法律冲突。

历史[编辑]

微信表情起源于腾讯QQ自带的黄色小圆脸表情的2007年版本[1]。2020年1月,微信上线了包括“吃瓜”、“加油”、“汗”、“天啊”、“Emm”、“社会社会”、“旺柴”、“好的”、“打脸”和“哇”在内的十款新表情[2]。同年11月又上线了“翻白眼”、“666”、“让我看看”、“叹气”、“苦涩”和“裂开”六个新表情[3][4]。2021年3月,微信删除了“悠闲”表情的香烟[5]。同年8月,微信将表情的风格进行了修改,并在表情中加入了动画。为响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防控,微信还将“生病”表情显示的口罩更换成了医用口罩[6]。

表情列表[编辑]

微信的许多表情在实际使用时含义发生了变化[7]。

微信表情列表

表情名称

位置

说明

撇嘴

第1排第1列

常用于表达突发的坏消息、不情之请、尴尬或后悔[7]。

发呆

第1排第2列

常用于表达一种意外的失望或愤怒[7]。

抱拳

第1排第3列

常用于与长辈或上级初次见面的问候,或向长辈或上级提出请求[7]。

坏笑

第1排第4列

常用于调戏他人,或强调自己想法的新颖[7]。

抠鼻

第1排第5列

常用于表达鄙视的情感[8]。

捂脸

第1排第6列

“捂脸”含义为“边哭边笑”。这一表情可以用来表达“无奈”“尴尬”等情绪[9]。该表情由微信团队三四个设计师设计,其设计时长约5个月,共改版五次。该表情的设计源于设计师们发现捂脸表情包被许多人收藏,加之微信表情长期没有更新,其设计灵感则源自团队中一名广东的80后设计师喜欢模仿的周星驰“捂脸”动作[10][11]。“捂脸”是凡尔赛文学的文案中常用的表情[4],也是2017年中国网民最喜欢的表情[9]。

再见

第1排第7列

表面含义为再见,但实际则常被用来消极回应自己反对的事情[8]。

微笑

第2排第1列

“微笑”没有鼻子和眉毛,人物的嘴角上扬,但眼睛较大且朝下[12][13][14]。由于“微笑”眼睛朝下的特征与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通过模仿表情来体会愤怒的特征类似。且其神态被认为与法国神经学家杜兴·德·布伦(法语:Guillaume Duchenne de Boulogne)对露出真心的笑容时眼周的肌肉必然会随着嘴角的上扬而发生变化的理论相悖,因此被许多年轻人赋予了假笑的含义[12]。许多年轻网民会使用“微笑”来反击冒犯,展现自己的蔑视。但许多中老年人仍然会用“微笑”表达其微笑的本意[13][15]。

害羞

第2排第7列

常用于表达一种低调的炫耀或请求他人帮忙[7]。

脸红

第4排第3列

常用于卖萌以表达不情之请,有时还用来表达无助、不快和失望[7]。

偷笑

第4排第6列

常用于表达一种低调的炫耀,或在提出建议时舒缓语气[7]。

反响[编辑]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7年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在使用微信时,有76.0%的受访者会频繁运用表情符号。其中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是微笑[16]。而根据《人民日报》的说法,2012年至2017年之间,“龇牙”(第3排第7列 )是用户使用最高频率的表情。其中在2017年,微信用户使用了该表情303亿次[9]。《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使用微信聊天时,表情的使用偏好存在世代差异。00后最爱的表情是“捂脸”,90后最爱“😂”[注 1],80后最爱“呲牙”,70后最爱“偷笑”,55岁以上的人群最爱“强”[17]。在《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中,最受欢迎的表情加入了“玫瑰”[18]。

版权争议[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北京互联网法院(2019)京0491民初16794号民事判决书

表情“捂脸”曾引发知识产权争议。义乌市的金召平于2017年申请将该表情注册为第25类服装鞋帽上的商标,并于2018年获得初步审定。腾讯公司对这一商标提出异议,认为该表情的注册可能影响用户在聊天中的使用。金召平则表示,该商标仅用于服装产品,与微信不属于同一领域,不构成侵权。此事引发了公众对表情版权保护的关注[19]。

2019年,一款名为“吹牛”的应用程序使用了与微信相类似的聊天表情,被腾讯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认为微信的圆脸表情具有审美价值,该公司涉嫌侵害腾讯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赔偿腾讯相关的经济损失[20]。

影响[编辑]

对微信表情的解读曾引发多起矛盾,甚至是法律冲突。2019年,一名男子因和客户沟通时使用“微笑”表情,被客户投诉为“阴阳怪气”[21]。2020年广东,一名学生因发送“敲打”被老师批评,后学校副校长称此事已解决误会[22]。2021年,海南省的李云借款并用“微笑”回应,法院依据借条和聊天记录确认借贷关系,并判决借款未还[22]。2023年,江苏省的李某在群聊中使用“呲牙”、“偷笑”等表情符号评论张某,法院认定这些表情不具有实质性语义,因此不构成名誉权侵权[23]。2024年的上海市,一名刘姓人士因公司解雇提起诉讼,公司提供微信群辱骂记录作为证据。刘姓人士认为同事使用“微笑”表情嘲讽她,最终刘姓人士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24]。

注解[编辑]

^ 非微信自带表情。

参考来源[编辑]

^ 张佳婧; 王睿衡. 表情包演变史. 三联生活网.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赵友平. 刚刚,微信上线新表情上热搜第一,网友:终于有“狗”了. 环球网. 2020-01-14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中文(中国大陆)).

^ 微信上线“灵魂”表情包,聊天表情包藏着多少小秘密. 新浪新闻. 新京报. 2020-11-22 [2024-08-19] (中文(中国大陆)).

^ 4.0 4.1 丁叶; 张楠. 裂开了!微信新表情上新. 扬子晚报网. 2020-11-19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朱敏骏; 杨柳. 微信表情包“戒烟”,控烟协会:建议最早由中学生志愿者提出. 澎湃新闻.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黄莉莎. 微信表情包又悄悄更新了!网友:太严谨. 搜狐网. 南国早报. 2021-08-12 [2024-08-19] (中文(中国大陆)).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Zhang, Zara. WeChat's exclusive emojis express emotions Western apps cannot. Quartz. 2018-07-19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9) (英语).

^ 8.0 8.1 Huang, Echo. Chinese people mean something very different when they send you a smiley emoji. Quartz. 2017-03-29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英语).

^ 9.0 9.1 9.2 週間時事用語(SNSスタンプ、カルチャー番組「国家宝蔵」、リコールなど). 人民网日本语版. 2017-12-08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日语).

^ 刘名洋. 騰訊微信表情團隊:“捂臉表情”設計源於周星馳動作. 中新网. 新京报. 2018-09-15 [2024-08-19] (中文(繁体)).

^ 朱健勇. 将微信“捂脸”表情用在服装上,两家服装公司被腾讯起诉. 澎湃新闻. 北青头条客户端. 2019-01-23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12.0 12.1 谢博韬. “微笑”=不礼貌吗?. 央视网. 2019-11-22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13.0 13.1 缪宗翰. 兩岸表情符號寓意不同 在中國丟微笑是罵人. 中央社 CNA. 2019-06-08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台湾)).

^ 任思雨. 世界微笑日媒体观察:“微笑”是什么时候被玩坏的. 澎湃新闻. 2019-05-08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黄骏. 表情包为何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副语言”. 中国青年报. 2021-12-15: 02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9) (中文(中国大陆)).

^ 韩雪莹. 76.0%受访者微信聊天时频繁运用表情符号. 中国青年报. 2016-12-27: 07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表情包暴露了你的年龄?微信大数据下的细思极恐. 新浪网. 南周知道. 2019-01-17 [2024-08-19] (中文(中国大陆)).

^ 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出来了!竟然…….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网. 2020-01-10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中文(中国大陆)).

^ 侯伟. 表情版权保护:勿“捂脸”,应直视. 人民网.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8-10-08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中文(中国大陆)).

^ 韩芳. 北京互联网法院e案e审:“吹牛”软件侵权. 中国法院网. 2019-08-05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中文(中国大陆)).

^ 男子用微笑表情回复顾客反被投诉:阴阳怪气. 新浪新闻. 央视. 2019-11-16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中文(中国大陆)).

^ 22.0 22.1 赵德龙. 微笑表情是“友好”还是“呵呵”?网络表情或将成为呈堂证供,专家和律师这样说. 极目新闻. 楚天都市报. 2021-03-04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沈彬. 当表情包成了“副文字”,引发何种思考?. 澎湃新闻. 光明日报. 2023-10-14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蒋梦娴. 一个“微笑表情”背后的案件和故事. 法治网. 人民法院报. 2024-03-26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中文(中国大陆)).

查论编腾讯人物

马化腾

刘炽平

许晨晔

任宇昕

James Mitchell

刘胜义

汤道生

张小龙

卢山

网大为

马晓轶

罗硕瀚

郭凯天

奚丹

刘成敏

吴宵光

张志东

陈一丹

曾李青

Clairej Wang

曾振国

平台与内容事业群

腾讯网

腾讯新闻

QQ

QQ频道

QQ空间

腾讯手机管家

腾讯电脑管家

搜狗

兴趣部落

天天快报

应用宝

TIM

Smart QQ

腾讯微博

朋友网

立知

TencentOS

腾讯手游助手

腾讯课堂

腾讯翻译君

腾讯视频

腾讯影业

企鹅影视

新丽传媒

微视

NOW直播

腾讯体育

腾讯视频星光大赏

腾讯动漫

波洞

腾讯文学

微信事业群

微信

朋友圈

支付

红包(英语:WeChat red envelope)

乘车码

小程序

表情

企业微信

微信输入法

QQ邮箱

Foxmail

腾讯互动娱乐

腾讯游戏

WeGame

IGN中国

乐游科技

腾竞体育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腾讯云计算

腾讯企点

微云网盘

腾讯文档

腾讯会议

理财通

自选股

微商付

腾讯地图

腾讯元宝

QQ输入法

QQ浏览器

技术工程事业群

Tencent AI Lab

企业发展事业群

财付通

微信支付

QQ钱包

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腾讯音乐娱乐盛典

电流动音

QQ音乐

QQ音乐巅峰盛典

酷狗音乐

酷音乐亚洲盛典

酷我音乐

全民K歌

懒人听书

合作公司

索尼音乐

环球音乐集团

华纳音乐集团

YG娱乐

Joox

关联公司

阅文集团

阅文原创文学风云盛典

相关事件

腾讯相关争议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假冒老干妈诈骗腾讯案

总部办公大楼

腾讯大厦

腾讯滨海大厦

腾讯前海大厦

删除线代表已停止服务 · 因其业务广泛本表可能不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