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贯是多少钱?腰缠万贯真的算富豪吗?
- 世界杯没有中国
- 2025-07-11 18:09:58
- 5144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货币的演变也是如此,西周到春秋时期,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大量青铜制品的出现,青铜工具的重要性已经超过用于装饰的贝壳,所以在交换过程,“刀”、“铲”之类的就成了流通手段,青铜工具取代了贝壳成为货币。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秦国的货币推行至全国,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即“半两”钱,上币用于大数目的支付,下币用于日常的民间交易,秦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金属货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的记重货币。
汉朝时期最重要的货币莫过于“五铢钱”,它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一种钱币,即便唐朝宣布停止使用五铢钱,新钱的重量仍然以“五铢”为标准。
值得一提是明清时期,许多人总以为我国各个朝代的货币都是以“银子”为主,其实不然,银子在明朝时期使用才日益广泛,成了主要的法定货币,主要还是因为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我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每个朝代的货币几乎都有所不同,用来计量货币的单位却不如此,比如说“贯”,腰缠万贯”用来形容富豪,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宋代以前,商贾游人出远门都是把银两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到了宋代,人们为了钱财和自身的安全便把金钱打成了腰带。
根据出门的需要,用金钱打成的腰带长短不等,短的最少也要围着腰一圈,长的甚至十几圈,外面再用布帛或者丝绸束住,用的时候只需从上取下一段过称便可。
但普通人出行是没有多少钱可以带的,因此“腰缠万贯”便成了商人专用,但“万贯”在古代真的是富豪吗?我们需了解“一贯”到底是多少钱。
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的纸质“大明通行宝钞”面额为“壹贯”,一贯铜钱为1000枚,等于白银一两或者四分之一两黄金。
所以按照这种方法换算,“万贯”便是一千万枚铜钱,白银一万两,黄金2500两!
洪武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皆可折输米一石,也就是说一贯铜钱能折一石米,明朝时一石米重是120斤,而明朝的一斤大约是今天的1.6斤,所以一石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192斤。
按照今天普通大米大约每斤4元的价格,192斤就是768元,万贯也就是768万,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妥妥的富豪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