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居胃切頁碼第205頁,第31字續丁孫

䝿異體𧷈、貴

物不賤也。从貝臾聲。臾,古文蕢。

附注《集韻》:「䝿,隸作貴。」按:甲骨文像兩手舁土之形,正與蕢字義合。

附注《說文新證》:「『貴』字有兩個來源:一形从貝,上所从部件與『甾』形似,實為『簣』之初文,『甾(簣)』作聲符用。一形所从聲符象兩手捧沙遺漏之形,故為『遺』之本字。後世繼承之『貴』字為後形的秦系寫法。」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短位反頁碼第527頁,第5行,第1字述

物不賤。從貝臾聲。

鍇注臣鍇曰:「臾音匱。」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居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26頁,第1字許惟賢第497頁,第1字

物不賤也。从貝。臾聲。

段注居胃切。十五部。

臾,古文蕢。

段注見《艸部》。按貴篆各本《廁部》末賏上。非舊次也。今更正。

白话解释贵,货物价格不低贱。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臾”作声旁。臾,古文写作“蕢”。

字形解说始見於金文,借用為人名,亦有用作「貴賤」。戰國曾侯乙墓有「黃金之貴」的用例,字的用法明顯已有傳承。唯戰國文字的貴字多作左、右式的排列,篆文則固定寫作上下式。字從貝、臾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貴,物不賤也。」隸書的字形從臾部件已稍有訛變,影響楷書的寫法。

貴字的相关索引#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405頁,第13字2陳昌治本第520頁,第6字3黃侃手批第403頁4說文校箋第260頁,第14字5說文考正第252頁,第15字6說文今釋第901頁,第1字7說文約注第1563頁,第1字8說文探原第3370頁,第1字9說文集注第1333頁,第1字10說文標整第160頁,第4字11標注說文第257頁,第16字12說文注箋第2068頁,第1字13說文詁林第6527頁14通訓定聲第2384頁,第1字15說文義證第544頁【崇文】第2173頁16說文句讀第828頁17說文新證第525頁,第2字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29頁,第1字19古字釋要第628頁,第7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