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荐|从“追梦人”到“造梦人”:仇旻这三十年的人生路
- 美女世界杯
- 2025-10-12 09:36:46
- 2680
面对国内微纳光子学发展的短板,仇旻和团队孜孜不倦找原因、找方法、补弱项。他们聚焦微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应用前沿,开展集成与纳米光子学方向研究,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冰刻系统,并首次提出三维层状金属微纳结构的冰刻制备工艺,将电子束曝光多层微纳加工工序缩减一半以上;2017年仇旻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纳米科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年成功牵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加入西湖大学
不论是大学专业的选择,还是出国、回国,仇旻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镌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当初去瑞典,他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参与者。回过头来再看中国教育,他会更“贪心”一些,希望能在公立大学之外有一股创新的力量和全新的体制参与,撬动教育改革和引领科技发展。
2018 年,仇旻再次作出抉择:离开母校浙大,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西湖大学,任光学工程讲席教授、副校长。
作为最早加入西湖大学的年轻科学家,仇旻参与制定各类政策,见证了它的萌芽、创立和成长。对他来说,这是他倾尽全力投入的一项“事业”,而不是一份“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说,爱国是最朴素的情感,在海外留学、工作、生活过的人,对爱国往往有深刻的理解。作为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的归国人才,仇旻同样抱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担任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等,积极连接起海内外人才,特别是中国与瑞典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科研合作。2019年,仇旻荣获“浙江省最美留学报国人员”、杭州市首届“侨界十大杰出人物”和“侨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等称号。2020年,仇旻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我们西湖大学的目标是有300位科研教授,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202位,正式到岗了160多位。而这202位几乎每一位都是侨界的精英。”2022年11月在创业中华—2022侨界精英创新创业(中国·杭州)峰会,作为分享嘉宾的仇旻在现场自豪地分享道。据了解,西湖大学的教职员工许多是从海外归国,怀揣科教兴国的共同梦想而聚。
在仇旻眼里,大学有自己的定位,“大学的定位就是做基础的研究,我们要做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西湖大学作为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应该是发展科技的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的第一动力。“我们还要作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仇旻如是说。
来源|《浙商·侨音》杂志第17期
编辑| 邓江江、包仁泽
审校|胡文静
审核|刘 红
侨音杂志云阅读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