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普及(一)| 学会说“不”
- 美女世界杯
- 2025-11-11 21:24:11
- 7842
心理知识普及
之学会说“不"
拒绝的话说不出口只好忍下不情愿
这样真的好吗?
人生在世,难免会身处两难的境地
碍于情面纠结于内心
究竟哪一样才是真正的意愿?
今天就让文法学院心理素拓协会
带领大家一起勇敢说“不”!
为什么
不敢拒绝别人
拒绝很难,是因为
我们太过在乎对方的感受
其实拒绝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好意思,因为我最近很忙,我这次帮不了你,实在抱歉。” 等等理由。但真正难的地方并不是去表达拒绝,而是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使“拒绝”变得复杂。在关系中,人被拒绝后,难免会产生失落、生气和悲伤的情绪。这些情绪好像是因为“我”的拒绝而产生的。这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个错觉:我要为对方被拒绝后的“情绪”负责。
自我虚弱
是难以拒绝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自我虚弱是一种心理上认为自己无价值感,觉得自己的想法、感受都是不重要的,于是会导致失去了对自己的“最终评价权”,常常认为“我是无权说自己好的,我是好是坏,只有别人说了算”。一旦表达拒绝,对方会说我小气、没人情味,那就说明我是一个坏人。所以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难以承受对方的误解。因此,我们会习惯性地依赖别人的需求来肯定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要拒绝别人
拒绝
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多数时候,婉拒家人的“好意”,退出热络的朋友聚会,不是为了拒绝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在更大程度上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做出了自己更好的选择——我们尝试独自理清生活的思路,选择偶尔独处思考,选择能让自己走向更好的道路。
拒绝让我们也学会了尊重自己,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对于违反自己意志的要求说“不”,如此,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别让别人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决定,要学会适时说不,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学会拒绝,是一种自我保护
只有首先保护好自己,才能得到良好的尊敬尊重与关系情谊。否则,我们将会因他人他事而受到伤害,收到的只是几句廉价的假惺惺的“慰问”。
何有之用?例如,“我体测不太好,你帮我去代测呗。”“我这次没复习,你到时候考试帮一下。”
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严词拒绝!
如何学会拒绝别人
学会重视自己的感受
更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心疼自己,能够为自己的遭遇感到难过。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伤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想法正在萌芽——“我”是珍贵的,是重要的。当意识到这一点后,那么,当“我”受到伤害时,则会体验到难过、心疼。这种痛楚会转化成力量,并形成一个信念:我要保护自己。
例如,拒绝别人要求代考,背后的核心在于去“担心自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拒绝别人让自己帮忙完成一些任务,则是要“心疼自己总是忙碌没有休息空间。”这时就会发现,前面的顾虑全部都变得不值一提了。拒绝,变成了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有权利,但是在他人的再三请求下,摇摆不定后仍会接受。显然,认知和行为有时是无法划上等号的。
你能坚定地站在自己的权利这边吗?保护他,捍卫他?
我们不期望马上就能够做到坚决地拒绝他人。但当他人提出违背你意愿的请求时,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再回答对方。
如果这件事情我们真的不愿意做,就去真诚告诉他人。
慢慢的,我们就学会拒绝了。
写在最后的话
坚持自己的主张会带来短期的烦恼
但总好过一味地顺从他人
带来长久的烦恼
做勇敢的树,开希望的花
尊重自己,勇敢说“不”
是一种敢于维护自己边界的能力
当你懂得拒绝的时候
也就是你开始爱自己的时候
供稿/文法学院心理素拓协会
排版/邹苗苗
一审/彭文静
二审/段晓龙
三审/唐军、洪紫英